托米农业资讯网是一个涵盖农作物种植,特色养殖,海产水产,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知识解答,农村故事讲解的综合型农业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托米农业资讯网 > 农业资讯 >

禁养令再升级,或全面执行,谁养拆谁?3类养殖户被点名,有你吗

摘自:   时间:2021-08-21 08:54    浏览:  
禁养令再升级,或全面执行,谁养拆谁?3类养殖户被点名,有你吗
 
30年前,对于95%以上的农村家庭而言,种地可谓是解决吃饭及收入问题的唯一途径。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农业技术水平及资金实力,农作物亩产产值普遍不高,除去农业赋税之外,尚不能解决最基础的温饱问题。因此,一直以来“贫穷”也便与农民的身份直接划上了等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在3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也不再局限于以务农为生了!现如今,乡村的特色产业经济体系不断壮大与振兴,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赚钱契机。在这种背景下,种地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了!
据了解,从80年代开始,江西、湖北、河南、湖北等多个劳动力输出的大省开始逐渐兴起进城打工。与单纯的种地相比,不仅经济收入更有了保障,眼界的开阔也为农民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新的想法与契机。这不,趁着大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一部分农民先富了起来……
 
以养殖为例,作为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基础产业,近些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崛起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参考。比如在小编的家乡,一部分敢想敢干的农民通过养猪、养鸡或者其它的一些特色养殖项目从中赚到了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规模。
众所周知,我国不仅仅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养殖大国,鸡鸭鱼等肉制品的消耗量也常年屡居世界第一。在有了庞大的消费体量作为支撑的背景下,养殖户的事业也搞得风生水起,并借此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不夸张地说,养殖收入已经不容小觑。
站在国家的层面而言,农民借助养殖实现了收入增长也是好事一件,毕竟让农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是国家改革的初衷!不过话又说回来,近些年来在农村养殖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因忽视污染问题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甚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农村的养殖污染问题,国家也一再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启动严查,从源头上切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污染行为,比如养殖粪便污水的无节制排放、环评不达标等等。同时,国家也针对性的出台了环保“禁养”政策,明确划定了禁养区与非禁养区,有效缓解了此类问题。
 
然而,对于禁养令的落实各地养殖户褒贬不一。在一部分地区,环保执法部门为了彻底阻断污染源便强制采取了全面禁养措施,无论是否属于非禁养区,一律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谁养拆谁!毫无疑问,这种做法与国家的政策要求相悖,更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养殖户们的利益!
事实上,“禁养”政策并非一刀切,只是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户采取限期整改或强制拆除等措施,而并非所谓的全面禁养!在一般情况下,“禁养令”主要会涉及到3类养殖户,这3类养殖户往往也都会出现在各地“点名”的禁养名单里,快来看看有没有你!
第①类:环评不达标的养殖户
现如今,国家对于养殖的环保要求相对较高,比如选址一定要远离居民区与水源保护区,不得在禁养区内从事养殖活动;配套的环保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排放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养殖场的手续要齐全,像《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则是比不少的……
第②类:已被划为禁养区的养殖户
前述我们提到,各地为了规范养殖避免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往往依照实际情况划定了禁养区与非禁养区,在非禁养区内是允许养殖的,而在禁养区内则是禁止一切养殖行为的!比如像水资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教育科学研究区等等,均是不允许从事养殖的!
 
第③类:使用违禁“食物”饲养的
无论是养猪、养鸡,还是养牛、羊,最终这些禽畜都会变为食品被人们所食用。因此,对于肉类食品的防疫检测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一旦检测到有养殖户使用违禁激素或其它有害物质的,不仅会对养殖户进行追究与严查,情节严重的还会强制关停养殖场并追究法律责任。
总而言之,国家整顿养殖污染从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角度来看,无疑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磅举措!因此,对于养殖户们而言,养殖行为不合规的现象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在环保部门启动严查的背景下,如若还存在侥幸心理,那最终得不偿失为此付出高额经济甚至是法律代价的就只会是养殖户自己了!所以,小编也奉劝养殖户们不要再冒着风险养殖了!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107679162

拖米农业资讯网

托米农业资讯网是一个涵盖农作物种植,特色养殖,海产水产,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知识解答,农村故事讲解的综合型农业网站!

参与我们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