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虫害形势严峻,织密天网虫口夺粮
摘自: 时间:2021-05-29 10:20 浏览:
中国主要病虫害形势严峻,2020年将威胁粮食安全。中国总理李克强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监测预报、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方面,通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作出了综合防治安排,从法律层面上为害虫防治设计了天网。
该专家解释说,这一规定的出台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十分必要,恰如其分。
虫吃粮,今年中国害虫防治,粮食安全保障的任务艰巨。农业部门表示,今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各地要及早做好准备,尤其是草原夜蛾,加强沙漠蝗虫监测预警工作。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对中新社记者说,粮食安全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国际上看,今年新冠性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农产品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虫害方面,沙漠蝗虫、草原夜蛾等灾害严重,对非洲和亚洲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世界粮食供应转向短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不能只靠粮食进口,还必须确保国内粮食安全。
UNFAO称,2018年,12个非洲国家因草地贪夜蛾造成的玉米损失达1770万吨,相当于每年有数千万人食用玉米。去年,草食性夜蛾首次入侵中国,目前已经入侵20多个省,实际受害面积约240万亩。
吴孔明预测,今年中国的草食性夜蛾危害将会更严重,3月后逐渐北移,6月后再逐渐南移,进而覆盖整个粮食主产区,造成粮食减产。
据中国农作物害虫监测网络调查,到2020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有望达到1亿亩左右,并有反复发生的趋势。
此外,今年的沙漠蝗灾已在许多国家肆虐,对许多国家的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中国邻国巴基斯坦已经遭受了严重的蝗灾,侵袭了3千万公顷的土地,侵袭的范围、数量和危害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农业大省旁遮普省的姜县已经遭受了28000公顷的油菜和小麦灾害。根据中国援助巴基斯坦防蝗队的调查,巴基斯坦在五月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蝗灾。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说,虽然沙漠蝗虫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但随季风进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必须加强监测,防止沙漠蝗虫的入侵,并制定防治方案。
除了两大害虫之外,今年中国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流行的可能性都很大,稻瘟病形势不容乐观。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提到要抓好草地贪夜蛾等主要害虫的防治,显示出中国重视主要害虫对粮食产量的影响。2020年春季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还强调,要抓好重大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业安全。
会议指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草案)》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防治责任,完善了全程监控、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体系。该条例的颁布,为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将极大地提高防治效果。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介绍,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家庭分散经营,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害虫是有效的,需要统一防治,需要从法律层面明确害虫防治的主体和全链条的规范,通过法规可以有效地推进各地的害虫防治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107679162
拖米农业资讯网
托米农业资讯网是一个涵盖农作物种植,特色养殖,海产水产,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知识解答,农村故事讲解的综合型农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