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米不是米,附生于稻田,曾遭嫌弃没人捡,如今靠种植才够吃
在农村的稻田里,不光是有泥鳅、黄鳝和各种小鱼,还有一种美味,比泥鳅和黄鳝都要贵数十倍,它就是“葛仙米”,你们听说过吗?在以前农田里很多,但是当时没人捡。可是现在种植的,都要卖到上千元一斤了。
葛仙米是什么米?
葛仙米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大米,这个名字还和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有很大的关系。相传在东晋时期,有一年当地的粮食歉收非常的严重,稻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都快要被饿死了。而葛洪去到水稻田里一看,发现有很多似珍珠一样的东西。于是命弟子捞上来,拿回去研究了。
后来葛洪把它煮熟了来吃,不光是能填饱肚子,而且人吃了以后还变得神采飞扬了,于是在当地的人就都去水稻田里捞这种黑珍珠来吃,然后就靠着这种野味,度过了当年的饥荒。当地的人也不知道这种东西是什么,由于是葛洪第一次发现它能吃的,于是就给它取名“葛仙米”,从此以后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葛仙米并不是大米,它是一种多细胞群体的淡水藻类,主要是生长在水稻田、河流、沼泽地里。因为它没有根,也没有叶子,是漂浮在水中的泥巴上层,基本是以圆球形为主,在水中是墨绿色的,看起来很像是珍珠。而把它晒干了以后是黑色的,非常像木耳,煮熟了又是大米一般大小,并且吃了以后有饱腹感。
葛仙米的特点
葛仙米的家族比较庞大,比如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地木耳,还有以前南方地区很流行的发菜,它们都是属于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而学名叫拟球状念珠藻,只是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因此形态不同,所以叫法也不一样了。
葛仙米和水稻其实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它们主要是在稻田多见。以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就连在非洲有些地方也有分布,但是目前仅有少数地方才有,其中湖北鹤峰的葛仙米就世界闻名了,并且它也成为了最贵的蔬菜。优质的葛仙米,能卖到上千元一斤。
过去遭人嫌弃没人吃
在十几年前,南方的很多水田里到了插秧的季节了,都能看到有很多似田螺一样在水中的葛仙米。它们无根无叶,也不会开花结果,用水稍微一冲就飘走了。小孩子就常捡它当玩具来玩,摸起来软软的,还有些把大颗粒的捡起来当弹珠。因为它的胶质很丰富,也有一定弹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10767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