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科拓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推进乳酸菌及其产品在农牧行业多领域应用推广,以项目带动、试验示范等模式促进产学研推协同发展。
今年初,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要领导带队,赴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科拓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乳酸菌调研,并开展交流座谈。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拥有51286株乳酸菌菌株,覆盖全球37个国家的6351份样品。该资源库不仅实现了我国乳酸菌菌种的自有化,还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实验室还创建了全球首个乳酸菌基因组数据与功能研究共享平台——iLABdb数据库,破解了6.2万余个乳酸菌基因组,成功筛选出多种原创益生菌菌株,该数据库破解了超过6.2万个乳酸菌基因组,为全球乳酸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内蒙古科拓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和林格尔新区,已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乳酸菌产业化智慧工厂,产品涵盖大健康、畜禽、水产与宠物养殖、青贮与生物饲料发酵、有机肥腐熟及农业种植等领域,目前共有十大类、30余款产品,与我市蒙牛集团、圣牧高科、现代牧业、现代草业等企业均有合作关系,相关技术产品遍布25个省区的食品、养殖、饲草、饲料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显著。2024年12月,张和平教授团队与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依托“蒙科聚”平台,成功将5株功能性乳酸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m-1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Sci-246”“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专利进行了转让,总金额高达2000万元。这些转让的乳酸菌菌株及其专利,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免疫调节、缓解腹泻等功效,更适合国人体质,未来将用于食品、饮品等产品的研发。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牧领域从业人员对乳酸菌及其菌剂的应用水平,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2025年1月8日,召开了乳酸菌产业交流会,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团队成员于洁教授介绍乳酸菌产业发展现状。3月28日,依托“首府农牧大讲堂”,举办了“乳酸菌在农牧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培训班,由何秋雯副教授详细讲解乳酸菌在畜禽养殖、乳品加工、作物种植、宠物健康、土壤改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培训,提升了全市农牧业从业者的专业技能。
在前期调研和培训基础上,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围绕乳酸菌在畜禽养殖、饲料加工、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编制乳酸菌产业化应用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后于4月印发《呼和浩特市乳酸菌产业化应用方案》,对种质资源库建设、乳酸菌制剂研发、应用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乳制品加工、畜牧养殖、饲料发酵等七个领域提出推广应用举措。
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积极筹措资金,梳理整合现有自治区及市本级项目,结合乳酸菌应用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同时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和科拓生物,围绕传统乳制品发酵及加工、乳酸菌生物改良盐碱地、南美对虾养殖、畜禽粪污处理、青贮玉米制作方面开展技术试验示范,为乳酸菌在我市农牧领域产业化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应用于乳品加工,提高发酵品质。依托2025年自治区农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在赛罕区、土左旗等养加一体化牧场开展乳酸菌发酵和酪蛋白酸钠产业化加工试验,提升发酵乳产品稳定性和品质。通过原奶发酵等一系列工艺生产酪蛋白酸钠可提升乳制品附加值,可以大量消耗原奶,解决原奶相对过剩的问题。
应用于盐碱地改良,提升耕地地力。在土默特左旗海流图园区,利用乳酸菌生物改良剂,开展乳酸菌不同梯度改良典型中轻度盐碱地效果试验示范。在作物生长期灌根追施,记录玉米出苗率、株高、生物量及产量,分析耐盐性提升效果,筛选适合本地土壤条件的乳酸菌菌种及施用浓度。试验田玉米出苗率在92%左右,已进行第一次追肥,待秋季收割期对不同试验组进行测产,对比生物产量。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土壤条件的乳酸菌菌种及施用浓度。
应用于渔业养殖,提升免疫能力。在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昊海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利用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对从海南引进的20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进行水产养殖试验示范,提升南美白对虾虾苗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与生长性能。通过微生态制剂综合调节水产养殖环境与生物状态,实现南美白对虾产业高效、环保、安全养殖的目标。
应用于粪污处理,加速腐熟消除异味。在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特别是针对中小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方式不当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好氧堆肥工艺存在升温慢、堆肥周期长、腐熟效果差等问题,造成异味污染,在堆肥中加入乳酸菌微生物菌剂能够起到加快腐熟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固氮减排的作用,可以有效钝化重金属,使粪污中的抗生素含量下降,并可以减少杂草种子以及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在赛罕区黄河少镇养鸡场开展乳酸菌有机物料腐熟试验,通过乳酸菌发酵快速腐熟粪便,使禽畜粪便达到无害化的目的,为微生物菌剂在中小养殖户粪污处理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应用于饲料加工,提高青贮品质。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计划在9月青贮收割季,突破传统单一青贮模式,引入科拓青贮邦、宜贮邦、德国绍曼保时青贮等5种国内外优质青贮发酵菌剂,比较研究不同青贮发酵菌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等核心指标的影响,构建多元化菌剂对比体系。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可提升青贮玉米的发酵质量,降低营养损耗,延长储存周期的优质菌剂,为企业和养殖户提供科学选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