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文 >

2025年“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研讨会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成功举办

摘自:   时间:2025-07-19 10:30:45    浏览:

7月16日到18日,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石河子大学主办,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兵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棉花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2025年‘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研讨会”在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市召开。
 
开幕式由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飞主持。石河子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兴全教授,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永强教授分别致欢迎辞。杨兴全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各方支持并欢迎与会者。同时介绍了石河子大学是兵团高校,为“双一流”“211工程”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历史悠久,学科布局完善。此次研讨会聚焦农业合作新问题,意义重大。他希望大家交流研讨,期待与兄弟院校合作,贡献兵团智慧,并预祝会议成功。张永强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互利共赢至关重要,新疆及兵团凭借其区位优势成为重要枢纽。同时,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政策协同、科技赋能、市场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研讨会紧扣“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前沿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五位知名专家分享了前沿洞见: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办公室主任耿大立研究员围绕“‘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现状与思考”作报告,阐述了当前的合作现状(机制构建、投资布局、领域深化、贸易往来及减贫科技合作),指出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及外资政策收紧等挑战,存在国内市场支撑、绿色科技增长等机遇,明确聚焦国家粮食安全、科技自立自强、全球粮食安全与减贫任务,建议推进基础设施、规则标准、科技人文交流联通。
 
 
国家级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西财经大学、兵团特聘专家周应恒教授聚焦“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经验”,介绍了日本农业的基本特征,如小农格局、农地制度变化等,梳理了其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农业农村问题及对应的法规制度,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包括农地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兼业化发展等,还提及丘陵山区振兴措施、一村一品和六次产业化模式,总结出政府引导、分类施策、完善设施、打造特色等经验及农业现代化特征与成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张雨研究员探讨“国家粮油安全新战略与新疆花生产业发展”,分析了国家粮油安全形势与挑战,强调国家对粮油安全的重视及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介绍新疆粮油发展现状、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重点阐述新疆花生产业的优势、重要性、发展现状与成效,提出规划布局、政策支持等发展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粮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