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夏粮单日收割面积已达300万亩,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摘自: 时间:2021-05-30 18:40 浏览:
阴历二十四节气,在小满种和芒种之间,收获夏粮的时节。农业部门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夏粮单日收割面积已达300万亩,夏收全面展开。
麦子占据了90%的夏粮,尽管它只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5,但是它却是绝对口粮保障的关键。
CCTV综合频道记者陈博:我现在在河南驻马店潘赵村,这里的小麦已经进入了蜡熟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预计今年将增产3%。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潘赵村农民禹学良:大约1300斤。今年又是丰收年。
禹学良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前期气候条件较好,为小麦灌浆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加上村里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签订的订单合同、一喷三防等田间管理措施及时到位,小麦不仅产量高,质量也有所提高。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潘赵村农民禹学良:农民经常说,3000麦,六十粒,即一麦一年丰收,它的穗上有六十粒,今年是五十粒以上,六十粒以上,再加上今年没有瘪粒,没有小粒,这就是小麦高产的关键。
在安徽省颍上县,沿淮地区145万亩小麦正迎来丰收的镰刀,地方探索出“一种、一种、一种、一种、一种”的生产模式,通过订单农业,鼓励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与种粮大户合作,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实现优质优价。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农科所所长王寅:通过绿色高效小麦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小麦优质高产推广面积125万亩,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了小麦品质。
国家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西南地区小麦收割量已超过九成,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由南向北逐步进入集中收割期,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小麦收割也纷纷开刀。截至5月29日,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00万亩。
致力于推动机收的减损和保障粮食安全。
今年夏收,各主产区在挖掘机收减损中的潜力,做文章,不断提高农机技术管理水平,减少机收减损,促进增产增收。
新华社记者陈博:这里是河南省遂平县万亩优质小麦示范基地,今年预计将实现增产10%左右。为了减少机收损失,机手们把进料由满幅降到80%左右。
王江涛,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机械合作社理事长:在大产量之后,可能还会出现散粮的现象。本公司机手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咱今年的收割机减产,损失率将减半。
为有效减少损失,河南提前培训了6万多名农机手,针对不同地块,调整作业路线、作业速度和作业范围,提高了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力争8500多万亩小麦机收损失在1.2%以下。
随著机收水平的提高,国家加快了联合收割机补贴的调整,试点地区也开始向全国推广。安徽今年新增联合收割机3650台,并推广了一种新的机具组合模式,用粉碎代替地台刀,让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减少损失。
安徽颍上县农经局研究员王冠军:减少了麦子和麦秆相互缠绕、拥挤现象,使小麦亩产可减少50多斤。
为确保夏收夏种顺利进行,全国将投入农业机械1650万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60万台。目前,各类农业机械已经到位,小麦收获率有望超过97%。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副局长王甲云:减少机收损失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如果全国能减少机收损失一个百分点,25亿亩粮食就可以恢复生产。今年夏收工作中,我们将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组织机收、减损大比武,开展巡回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机收质量,减少收割损失,努力实现颗粒归仓。
夏粮长势远胜于年粮。
今年,中央首次把粮食生产纳入宏观调控目标,粮食总产量控制在1.3万亿斤以上,夏粮生产是第一战。当前,夏粮由南向北逐渐黄熟,未来20多天,是夏粮成熟收获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主产区要多措并举,力争好收成。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3.35亿亩,增加300万亩以上,扭转连续4年下降的局面。大田气候适宜,病虫害防治及时,灌浆期延长,收获期推迟,西南麦区增产趋势明显,黄淮海地区小麦长势好于上年,好于常年。
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因此,小麦是否能获得好的收成至关重要。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极端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5月下旬至6月底,黄淮海地区有可能出现大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小麦收成将面临“干热风”和“烂场雨”的考验。
为此,农业部提醒各主产区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防灾减灾。适时喷施叶面肥,防止高温干燥。经过强降雨、大风等极端天气预警后,迅速调集农机集中抢收,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王甲云,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机具的科学调度,确保机具有序流通,在未来25天左右,全国将有3亿多亩小麦实现颗粒归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107679162
上一篇:黑毛猪的价格?养猪业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杨花萝卜的种植方法
拖米农业资讯网
托米农业资讯网是一个涵盖农作物种植,特色养殖,海产水产,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知识解答,农村故事讲解的综合型农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