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

动辄三四十元 为何路边摊越来越贵 成本攀升,路边摊价格也开始飙升!

摘自:   时间:2025-09-16 10:48:59    浏览:

  【动辄三四十元 为何路边摊越来越贵】2025年9月,社交平台上“路边摊比门店还贵”的讨论持续升温,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广东博主“肥玟不肥”的探访视频中,一份未明码标价的牛杂烫菜售价41元,而连锁店同款仅35.5元;佛山夜市700毫升鸭屎香柠檬茶卖15元,比喜茶贵2元;长沙网红摊位的“街头豆芽炒牛肉”售价30元,仅用豆芽、小葱搭配少量牛肉沫。这些案例让消费者直呼“吃不起”,也引发了对路边摊价格飙升的深度追问:曾经“5元吃饱、10元吃好”的烟火气,为何沦为“奢侈品”?“以前摆摊是养家糊口,现在是给摊位费打工。”广州番禺夜市茶饮摊主小玲的感慨,道出了行业困境。在佛山,集市摊位费加水电费最高达248元/晚,月租金普遍超1800元;海南白沙门沙滩夜市入场费高达2.8万元,还需缴纳21%的营收抽成;杭州湖滨步行街摊位中签率仅3.7%,催生“摊位转租”灰色市场,年租金溢价达200%。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网红夜市摊位被层层转租,租金从2000元翻三倍至6000元/月。“集中管理摊位和‘走鬼摊’成本天差地别。”佛山摊主潘先生算了一笔账:日营业额300-400元时,摊位费占比超30%,若不提价只能亏本。这种成本压力正蔓延全国——某地早市餐饮类摊位需缴纳5000元保证金加2000元占道费,相当于提前锁定数月利润。在广州琶洲黄埔古港,小琴的牛杂摊坚持使用当日现杀食材,连食用油都从老家鲜榨。“老主顾说我们贵,但也认可品质。”她坦言,凌晨3点进货、手工处理内脏的辛苦,让成本比冻货摊高出40%。这种“品质内卷”已成为行业趋势:长沙网红摊用现熬骨汤煮粉,成都烧烤摊标榜“非遗炭烤工艺”,食材升级直接推高终端价格。

  卫生与设备投入同样惊人。佛山茶饮摊主李女士的餐车、制冰机、冰箱等设备前期投入达1.5万元,每月健康证办理、餐车维修、清洁用品等隐性成本超400元。“消费者看不到这些,只觉得我们和门店一样贵。”她无奈表示。

  当“地摊经济”遇上短视频时代,高颜值摊位正成为新的流量密码。提拉米苏搭配英文包装纸、烤红薯加入麻薯珍珠、炭烤冰溜子搭配干冰烟雾……这些创新产品在小县城售价突破20元,溢价率超300%。某“爱马仕烤红薯”摊主直言:“年轻人愿意为拍照发朋友圈买单,我们只是顺应需求。”

  这种转变催生出荒诞现象:职业托儿排队制造火爆假象,摊主通过“摆摊教学”收割学费,甚至出现“50万豪车摆摊卖咖啡”的炫富营销。某网红夜市数据显示,30元/份的“街头豆芽炒牛肉”中,牛肉成本仅占30%,包装和营销费用占比却高达40%。

  成本与溢价的双重挤压下,路边摊正陷入恶性循环。炒田螺摊主林哥的摊位已挂出转让告示:“人流减少导致日营业额不足200元,但成本已全部投入,只能提价维持,结果顾客更少。”这种困境在数据中更为明显:近五年路边摊客单价累计上涨87%,远超居民收入增速,导致“以前没钱吃路边摊,现在没钱吃路边摊”成为普遍感慨。

  消费者对品质的期待也在推高价格。长沙网红摊主透露:“现在顾客主动要求加芝士、榴莲,价格自然上涨。”这种消费升级与摊主生存压力的碰撞,让路边摊逐渐分化为两极——提供独特体验的高价摊位与坚守性价比的传统小摊。

  面对价格乱象,多地开始探索治理新模式。北碚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服务-预警-处置-响应-分析”全链条管理体系,利用AI算法实时识别超范围经营、暴露垃圾等违规行为,事件处置率达100%,投诉同比下降56.3%。杭州则试点“摊主信用分”制度,违规扣分将导致季度摊位费上涨,倒逼合规经营。

  然而,监管升级也带来新成本。多地要求流动餐车安装GPS定位与油烟监测系统,西安回民街固定摊位经营权拍卖价突破80万元/年。这种稀缺性赋予摊主定价权,部分摊主通过策略性合规实现溢价,如北京簋街某小龙虾摊通过注册餐饮公司规避流动摊贩管理,定价对标商场餐厅。

  地摊经济的异化已引发监管关注。多地开始整治“天价摊位费”,要求夜市统一明码标价,并加强卫生检查。但更深层的变革需要行业自律:部分摊主尝试“薄利多销”模式,通过社群预售、套餐优惠吸引回头客;某夜市推出“摊主评分制”,将卫生、价格纳入考核,倒逼服务质量提升。

  “城市的温度不在高楼大厦,而在这些接地气的摊位里。”正如网友评论所言,当30元的烤红薯与5元的烤红薯同时存在时,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选择权,更是对“性价比”的坚守。路边摊的涨价不应成为资本游戏的注脚,而应回归“民生经济”的本质——用烟火气焐热城市,用真诚服务留住人心。这场价格争议终将沉淀为行业转型的契机。当摊主们放下“网红滤镜”,重新审视食材成本与消费者承受力;当监管部门平衡规范管理与市场活力;当消费者用脚投票支持良心摊贩——那时,路边摊才能既保住“平民食堂”的初心,又延续“城市记忆”的温度。毕竟,真正的烟火气,从来不需要用价格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