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植保无人机完成最后一轮叶面肥喷施,金秋九月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即将迎来花生收获季。田间地头,不时可以看见花生收获机穿梭忙碌,将一株株早熟花生连根拔起;工厂内,圆润饱满如同珍珠般的花生米在机械轰鸣中流淌出醇厚的油脂;统一回收来的花生秧,经过机械粉碎制成饲料,打包成袋后运往养殖场,成为牛羊的美味佳肴;散碎的花生壳被压制成一段段圆条状的生物质燃料,颠簸着送往发电厂……
正阳县作为我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160万亩,产量50余万吨,近年来不断推进花生机械化生产、延伸拓展产业链,花生产业综合收入达到260亿元。从农业机械贯通种管收全程,到加工开发花生产品提升附加值,再到“吃干榨净”的资源循环模式,正阳花生实现从果仁到秧壳的物尽其用。
在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种植大户骆松山的花生长势良好,作为正阳县松山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流转了1600亩土地连片种植花生。“今年虽然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但因为田间管理得当、浇水及时,花生产量有了保障,每亩预计能达到700斤。”骆松山说。
千亩花生田,应该怎么管?“现在是社会化服务、机械化种植。”骆松山告诉记者,种、收、打药有专门的花生播种机、翻秧收获机、植保喷雾机等农机;部分病虫害管理工作可以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专业团队“保驾护航”,省力、省心还省钱。“被托管地块的化肥、农药都是托管公司提供,因为采购量大,这些农资是按出厂价卖给我们,每亩地能省100多元。”骆松山介绍。
正阳牛综合农事服务队就是正阳县一支“有口皆碑”的植保队,哪里有病虫害,农户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支队伍。在服务队创始人、正阳县植保协会会长牛超的带领下,现有打药分队197支,拥有打药车辆523台,植保无人机小分队176个,连续5年服务面积均在440万亩次以上。
同时,牛超还是正阳县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专攻植保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其团队研发的高地隙三轮植保喷雾机不轧苗、重量轻、转向灵活、操作方便、价格实惠,连片的土地一天能打药500亩以上,被群众称为花生种植的“保姆型喷药神器”。“有时候忙不过来,就会用牛超团队的机器,1桶药能打30亩,半个小时打完,效率非常高。”骆松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