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水产养殖示范园里,金鳟、虹鳟、鲟鱼在水中欢快畅游,片片紫苏在风中舒展摇曳,鱼菜共生的美丽景象在夏日里更显唯美清新。
近日,商洛市农科所为商州区三岔河镇“国渔”鱼菜共生生产区提供了第三批康养中药材紫苏优质种苗4种5000余株;自6月以来,累计为该场以及北宽坪镇“科技小院”提供优质紫苏种苗4种30000余株。
秦岭山区药食同源中药材紫苏野生资源丰富,商洛市不少农户有种植习惯。紫苏为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行气和胃、解表散寒、镇咳祛痰、解鱼蟹毒等功效,全草可入药,是康养食疗之佳品。商洛市农科所秦巴中药良繁中心在多年实验研究基础上,围绕“康养之都”建设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目标,致力于“康养中药材+渔业”模式研究探索,在推广研究药食同源中药材紫苏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加强五味子、百合、黄精等药食同源中药材研究实验,进一步奠定了推广“康养中药材+”特色产业技术根基。
商洛市农科所培育的药食同源中药材紫苏种苗,以“虹鳟鱼养殖尾水水培紫苏”的“康养中药材+渔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在“全国第四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会暨学习贯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研讨会”鱼菜共生观摩现场会向国、省代表展示推广。
据了解,在商州区三岔河镇“国渔”鱼菜共生生产区紫苏优质种苗示范推广过程中,商洛市农科所秦巴中药良繁中心技术人员、陕西省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胡瑞芬针对虹鳟鱼养殖尾水水培紫苏的营养素补充和光照调节、具有相关功效的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进行有效利用开发无抗菌素饲料、区域试验规范栽培等技术问题,为该园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经种植结果比对,虹鳟鱼养殖尾水水培紫苏,在同期栽培的几类种苗中表现最好。可以预见,我市积极推广“康养中药材+”等生态循环模式,大力发展药食同源中药材紫苏种植,将有效降低冷水鱼养殖成本,形成绿色农业闭环,拓展产业融合新路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